聯合國秘書長說「我們處于前所未有的情況,正常規則不再適用。在這種不尋常的時刻,我們不能訴諸于常規工具。應對措施的創造力必須與危機的獨特性質相匹配,應對措施的規模必須與危機的規模相適應」。
疫情之下每家企業都在做著不同的努力,卻都有著相同的目的,小企業為了生存下去,大企業為了承擔社會責任也為品牌效益。
面臨同樣的考題,企業間的做法有些不謀而合,尤其是利用品牌打出的一系列操作,讓人嘆為觀止。
每一個時刻,品牌都不會放棄跟消費者的溝通。也正是因為在每一個時刻,品牌都站在消費者身后,才能讓品牌持久的獲得消費者的回報。
疫情時期品牌的溝通,大情緒對應品牌大價值觀。 當品牌進行情感向視頻傳播的時候,最終是希望跟人們產生情感的共鳴,這個層面最好跟主品牌價值觀進行綁定。
內容上,弱化品牌自身的貢獻,去表達對未來的期待,對平凡的記錄,對奉獻者的感謝。
任何對消費者「炫耀」自身貢獻的品牌,往往只會引發大眾的抵觸情緒。
這個時候品牌做的再多,對大眾的影響也是小的。疫情之下,每一個人都是奉獻者,大眾做的再渺小,也是自身可以貢獻的全部。在個體心中,哪個份量更重,一目了然。
小行為帶動小情緒。 品牌對于產品和服務的更新,比如漢堡王增加了配送服務,阿里發起了對邊遠地區的農戶扶持,簡單直接的用行動去傳遞。
對消費者實實在在的需求,甚至小到無人照顧的動物,品牌直接的行動勝過千言萬語,不經意見觸動消費者的情緒。
疫情之下,謠言泛濫,慌亂的輿論環境中,不渲染、不打擾、不加重負面情緒,是品牌最大的善良。
關于文字和熱點,疫情期間,明星互動少了,廣告不能拍了,節目錄制停擺了,當營銷不能用明星、不能拍吸睛的廣告、不能蹭流量時,回歸到初心,文案的美感得以彰顯。
從貼在防疫物資上的詩句開始,日本HSK事務局在馳援武漢的物資上,寫著「山川異域,風月同天」,在捐贈大連的防疫物資上引用了王昌齡的詩句「青山一道同云雨,明月何曾是良鄉」,引發網友熱議。
簡短的文字,共情的表達,雖無法見面,依舊相互牽掛。
國內捐贈國外的物資上,也引用了當地的諺語或詩句去傳遞疫情當下,表達我們一起共克時艱的決心。
做好線上營銷,用心就對了。